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48812】農機成主力種田更省心
来源:bob体育链接    发布时间:2024-07-29 10:44:33

  這個“三夏”很高效——60多萬台聯合收割機投入麥收,進度比终年快2至3天﹔精量播種、高速插秧,各式農機齊“上陣”,夏玉米、夏大豆根本播種結束,中稻栽插進入尾聲﹔無人機巡田,即時反饋、作業,實現精准監測、防控。

  功率进步的背面,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到现在,中國農機擁有量位居国际前列,農機總動力超11億千瓦,三大主糧作物收獲根本實現機械化,玉米機收率10年間翻了近一番,無人機作業日益遍及……田間地頭,農機正成為農業生產主力軍,農民種田越來越省心。

  “1天900多畝,3天时间全收完。”剛剛過去的麥收季,安徽省颍上縣種糧大戶趙岩岩給自家農場雇來了6台聯合收割機,“得虧這些大家伙,2800多畝麥子收得快,損失還少。”

  在江淮糧倉安徽,今夏全省4300多萬畝小麥機收率超99%,会集收獲期隻用了10天,比上年提早2天。該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麥收期間全省陸續投入高性能聯合收割機17萬台左右,其中省內投入15萬台左右、外地引進2萬台左右,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以下。從收成看,本年安徽夏糧總產351.86億斤,呈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好形勢。

  得益於更多高效低損收獲機具的运用,本年“三夏”麥收進度明顯加速。各地共計投入聯合收割機60多萬台,麥收高峰期有9天單日投入聯合收割機在20萬台以上、最多達25萬台,小麥機收佔比超過98%。全國連續16天日機收面積維持在1000萬畝以上,機收進度比终年快2至3天,部分省份会集機收結束時間比终年快5天左右。

  小麥機收水平的进步是中國農業機械化不斷發展的縮影。當前,中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4%,較2012年进步17個百分點,農機作業面積超過73億畝次﹔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和86%。到2023年末,農機總動力超11億千瓦。農機裝備制作已根本涵蓋各個門類,能夠生產14大類50個小類4000多種農機產品,根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從人拉牛耕到農機作業,中國農業生產進入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華中農業大學經濟办理學院教授何可表明,中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进步,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這不僅推動農業生產功率和效益进步,為農業高質量發展供给了強勁動能,也為農業現代化供给了堅實支撐。

  眼下正值早稻收獲時節,湖南省郴州市蓼江鎮的稻田裡,收割機、旋耕機、插秧機輪番上陣。“早稻收了后得抓緊翻耕,把晚稻栽插下去。”蓼江鎮糧農張培雄說,“現在收割、犁地不必愁,還用上了新式的高速插秧機,一台機器一天就能搞定30畝地,曾经沒30個人工可不行,這給咱種地省了不少事。”

  相較於小麥、玉米,水稻種植機械化曾是一大短板。近年來,圍繞雙季水稻機械化育秧移栽单薄環節、適宜稻區再生稻生產機械化等方面,各方持續推進適用機具研發,进步機具適應性、可靠性。到现在,全國水稻種植機械化率超60%,較2012年的31%大幅度进步,高速插秧機生產、推廣获得明顯打破。

  推進農業機械化,需求加速補齊短板弱項。现在,不僅僅是水稻,越來越多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有了可喜的新變化。

  作為中國棉花主產區,新疆棉花產量2023年佔全國九成以上。“種、管、收全程機械化,省時又省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柳源鎮棉農范軍龍本年購買了新式一體式精量播種機,“這機器播種的同時就能鋪設地膜,高效得很。”

  新疆大力推進棉花生產機械化,上一年投入近7000台採棉機開展機械化採收作業,機械化採收率进步至85%以上,棉花生產綜合效益穩步进步。

  此外,氣力式電驅高速精量播種機、400馬力級青飼料收獲機實現產業化應用﹔油菜移栽機、帶狀復合種植專用播種機、大豆專用割台規模量產﹔山地軌道運輸機很多應用於湖北、重慶、浙江等地的果(茶)園,保有量挨近5萬套,丘陵山區一些關鍵領域開始了從“無機可用”到“有好機用”的跨过……聚集農業生產急需的大型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等方面,農機裝備補短板持續推進,成效加速顯現。

  “這茬麥收前,新增加了10多台聯合收割機。”山東省聊城市祥瑞農機專業协作社理事長張瑞剛介紹,這些新鐵牛的滾筒加長,收割之后便利接下來的玉米機械化播種,減損又增效。

  聊起這些年農機作業的變化,張瑞剛形象十分深入:协作社2012年剛建立時,隻有4台聯合收割機,一台一天最多能收50畝麥子﹔现在不僅數量增至近90台,作業功率也进步了三四倍。“麥收重在一個‘搶’字,进步收割功率就是在增產。”張瑞剛說。

  數據顯示,10年前,各地小麥收割機喂入量多在每秒5公斤左右,现在每秒9公斤、10公斤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成為跨區作業干流機型。本年麥收期間,國產自研每秒18公斤大喂入量小麥聯合收割機已開始投入运用。

  在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馬蹄鎮長遠村,水稻生產正值病虫害防治關鍵期。“本年調來了7架植保無人機,給稻田進行飛防作業。”當地無人機操作技術人員介紹,無人機功率高、噴洒農藥更均勻,一台一天的作業畝數能够達到200畝至300畝,功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并且能減少農藥运用量超30%。

  播州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明,全區種植水稻21萬畝,這幾年積極推廣插秧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農機,持續进步從育苗到插秧再到办理、收割的全程機械化水平。

  基於斗极、5G的無人駕駛農機、植保無人機等智能農機正加速進入農業生產一線。到2023年末,全國安裝斗极終端農機達220萬台,植保無人機總量超過20萬架,年作業面積打破21億畝次……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大力推進,更多農民從“會種田”邁向“慧種田”。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