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 厂区展示

【48812】安徽蒙城:秸秆“生金”记
来源:bob体育链接    发布时间:2024-07-31 21:41:50

  6月2日、3日,天气晴好,安徽省蒙城县,金牛村14500亩小麦全面收割,每逢一块地步收割完毕,打捆机就会跟着进场,把一排排小麦秸秆“吞下”,然后“吐出”或圆或方的秸秆捆垛。与从前不同,本年夏收,金牛村的小麦秸秆,不光有人自动上门收储,还成了村里增收致富的“宝物”。

  2017年,80后的张洪艳,在外出多年之后,回来老家金牛村成了一名村干部,尔后每年夏收,他都会参加秸秆禁烧。为了谨防呈现火点,他要从早忙到晚,直到全村的小麦秸秆都被打捆离田、安全送走。

  安徽是农业大省,皖北区域每年小麦、玉米轮作,会发生很多秸秆。从前,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只能一烧了之,浓烟甚至会影响高速通行、飞机起降。怎样处理问题?安徽一堵一疏,多年来,一方面加大秸秆禁烧力度,一方面大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生物质发电,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之一,2015年,蒙城县一座生物质电厂投产并网发电,间隔金牛村10多公里。前些年,金牛村的秸秆离田后,根本都是送到这儿。

  “乡民要求很简单,不让烧能够,别耽搁后边种庄稼就行。但之前村里没有打捆机,都要去外面找,作业功率也不高,时刻一长,乡民就着急。”张洪艳说,金牛村干部的头疼事,直到2021年才算处理。

  2021年,金牛村乡民李士峰等人返乡创业,建立农机服务协作社,筹资150多万,购买了5台比较先进的圆包打捆机,大大缓解了村里的压力。

  “5台打捆机也不行,但咱们咱们能够跟其他村协作。高峰期安排10多台机械,两天就打捆完毕了。”李士峰说。

  尽管打捆方便了,但在金牛村干部看来,小麦秸秆仍是没有一点价值,只能充任发电的燃料。而本年,跟着建在村里的牛犇牧业正式投产,小麦秸秆真的变废为宝了。

  如果说,生物质发电是秸秆综合利用的1.0版,那“秸秆变肉”便是2.0版。

  2023年,安徽省开端施行“秸秆变肉”暨肉牛复兴方案。同年10月,安徽省牛犇牧业在金牛村出资建造肉牛生态饲养项目,占地100亩。本年1月,项目建成投产,现在肉牛存栏2000头。

  “蒙城黄牛肉很知名,咱们在上海有15家门店,每天都会送鲜牛肉曩昔。”单洪海是牛犇牧业饲养基地负责人,采访期间,他的手机响个不断,都是他联络的农机手,询问到哪个地块给秸秆打捆。

  单洪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肉牛育肥12个月,大约需求5吨饲料,其间小麦秸秆1吨半到2吨,以每亩麦田收储200公斤秸秆核算,一头牛就能吃掉7到10亩的量。金牛村的小麦秸秆,关于现在的存栏肉牛来说,仅仅牵强够吃。

  因为占地170亩的二期项目正在建造,考虑到未来开展,除了金牛村,牛犇牧业还与别的两个村达成了2万亩秸秆的收储协议。

  “咱们安排机械把秸秆打捆、离田,尽管费事一点,但每吨小麦秸秆的价格,比从外面购买廉价了将近一半,对企业未来的开展是很重要的。”单洪海说。

  肉牛饲养场的落地,让金牛村的秸秆,从令人头疼的“费事”,变成了助力工业高质量开展的“宝物”。而这一反一正的改变,也让金牛村增收致富有了底气。

  “饲养场租借村团体的地,每亩租金1200元,村里和谐秸秆收储每亩10元,仅这两项每年就给村团体增收20多万。别的,饲养场还雇了村里10多个人干活。今后二期投产后,村团体经济收入会更高,也会有更多的乡民就近工作。”张洪艳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