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 勇)一团泥巴在匠人手中美妙改换,一瞬间捏成小猴,一瞬间变成了小狗,瞬间的演化,绘声绘色的造型,让孩子们大喊惊讶。
为营建六一儿童节的文明氛围,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明遗产,5月28日至30日,信阳菜推行作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信阳市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中心、浉河区消费扶贫专馆等,在信阳优质农产品展馆举行了非遗文明产品展演活动。来自我市各县区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制造扮演草编、叶雕、剪纸、泥塑、石画、糖画、木板笔画、面塑、棕编、茶艺等非物质文明产品,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没想到一块石头、一片树叶、一个面团、一张纸,在传承人手中,都可以变成艺术品,这是咱们在课堂上很少接触到的文明。我国的文明艺术真是太美妙!”小学生郑博涵看了展演后,直呼“过瘾”。
此次活动,恰逢双休日,非遗文明产品展厅里,热闹非凡。家长们带着孩子在每一个非遗产品展位前驻足观看。“叶雕作为陈旧的传统民间艺术,其前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一片树叶看似不起眼,但要在一片树叶上作画,需求几十道工序,很杂乱。”叶雕传承人一边发明一边与小朋友们沟通。
除了举行非遗文明产品展演外,主办方还在展厅里设置了小石磨、小型打米机,让孩子们现场体会磨豆腐、稻谷变成大米等传统农耕文明,经过直观感触,让孩子们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