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点滴瞬间”见证南京三十周年
来源:bob体育链接    发布时间:2024-12-26 08:35:08

  从六朝古都到“天边之乡”,自1994年以来,南京市累计遴派10批35名干部、17批61名医师、4批20名教师赴市墨竹工卡县任职。三十年,是一场跨过几代人的接力。

  日前,这三十年的效果经过文字、影音、图片、什物、场景恢复等多种形式,浓缩成“三十个瞬间”,在墨竹工卡县展出。“南京对口帮助墨竹工卡县30周年效果展”让墨竹工卡县市民动容,“曾经就知道对口帮助作业改变了咱们的日子,但这次会集看到新建的校园、现代化的工厂,还有医疗条件的改善,才逼真感受到本来效果这么多、南京也支付这么多。”

  11月6日,第五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落下帷幕。当日,“携手与‘宁’‘墨’契共赢”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宁举行。会上,推介了墨竹小菜籽油特征工业,并举行协作项目签约典礼,签约金额高达28.5亿元。

  金黄透亮的色泽、散发着浑厚香气的墨竹小菜籽油,南京市民对它并不生疏。2021年,在第二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中,墨竹小菜籽油正式在内地露脸,开端连续走上市民餐桌。

  可以完成小菜籽油的安稳供给,南京市作业组可费了一番功夫。素有“天边之乡”之称的墨竹工卡县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有1000多年栽培油菜的前史。墨竹小菜籽油早在松赞干布时期就成为朝廷贡品,但由于产值小,销路涣散,油菜栽培不能构成工业规模化,只能满意当地大众的日子需求,很难成为致富项目。

  南京市作业组对口帮助墨竹工卡县后,瞄准油菜工业,发挥桥梁枢纽效果,活跃推动“一产特征栽培,二产出产加工,三产旅行经济”交融展开。经过晋级榨油厂出产的根本工艺,让油品质量更优;一起,举行墨竹工卡县松赞文明旅行周暨油菜花节,在南京和建立“天边墨竹·净土产品展现中心”“藏式日子馆”“西藏形象馆”等展现展销点,全方位拓宽销路,让一朵朵“小金花”结出“致富果”。

  据统计,2023年该项目施行单位与本地栽培户签定2.3万亩油菜收买协议,收买价每吨高于市场价1500元,带动4000余家栽培户每户增收2800元。自2020年10月施行“小组团”以来,累计已完成墨竹小菜籽油出售2700万元。

  10月31日下午,第六届“格桑花开大学生作业创业特训营”开营,来自墨竹工卡县的21名学员前往南京各大企业练习学习。“我十分爱惜能到南京参与特训营的时机,我想在练习营好好学习,仔细实践,尽力堆集经历,待参与作业后,建造家园。”来自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巴尔卡村的学员达珍对此次练习营充溢等待。

  推动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区外作业,事关西藏高质量展开。南京聚集大学生作业创业,活跃探索作业新途径,以“1+3+N”的形式打通从毕业到作业的“最终一公里”。

  其间,“1”代表在南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练习,“3”意味着接下来3个月的见习实习期,“N”标志着学员们将在此过程中把握多个管理工具与技术,然后敞开在南京或西藏作业、创业等多元化可能性。

  2019年11月,第一届墨竹工卡县“格桑花开·大学生作业创业南京特训营”开营。一批批青年学员,就像播撒的一颗颗坚韧的种子,在雪域高原表里茁壮成长。

  数据显现,2019年—2023年,5届学员顺畅毕业,作业率完成100%,145名学员成功创业、作业。现在,特训营现已拓宽为人才教育练习、作业创业和推动村庄复兴、人才复兴的体系作业,练习规模延展至村庄复兴专干、农牧民大众、手艺演员,全方位展开智志双扶、双向交流、双向协作活动。

  南京市第一批干部抵达墨竹工卡县前,曾有人向他们介绍当地的环境。但这并没有挡住他们的脚步,他们联合带领受援地干部大众建起了公路、水厂、校园、医院、敬老院等一批公共基础设备,改善了居民日子条件,建造了供电设备、办公用房、科研和试验基地等,填补了一项项空白。

  民生,不只是基础设备建造“加速度”,更在于不断的进步人民大众“美好指数”。在墨竹工卡县,青稞磨面困难需求机器辅佐、家里没有浴室冬季洗澡太冷、活动场所不行出门没当地休闲……这些看起来的“小事”,在南京作业组的眼里都是大事,在心头经常挂念。

  自2019年以来,南京作业组聚集办妥“民生微实事”,整合资金3800多万元,展开施行“格桑花开·民生微实事100+”方案,将功德实事做到大众的心田里。据了解,该系列作业已先后施行8类104个民生项目,包含40个便民溪桥、15个美好驿站、7个青稞小磨坊等,掩盖教育、医疗、作业、养老、环保等多个范畴。

  一台磨面机器让我们少出几分苦力,一个浴室能在冬日改善日子条件,一处文明场所为我们供给休闲放松好去处……每一处设备的完善、每一点纤细服务的改善,都是当地大众物质日子与精神日子的“双提高”,也是南京与墨竹工卡“心连心”的见证。

  “只需墨竹需求,我就竭尽全力”。三十年是前史的跨过,更是簇新的起点。未来,南京将继续推动对口作业走深走实,编写“汉民心连心、南京墨竹一家亲”的动听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