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写春联、磨豆腐、打糍粑、观皮影戏……23日南边小年这天,在湖南省湘江新区莲花镇东塘村,一场独具匠心的活动热烈演出。
这场活动的组织者,是定位为“乡村守演员”的自媒体博主彭南科。素日里,他用镜头带领观众领会民间传统文化之美,而这一次,他把多项风俗、非遗、美食带到自己的短视频创造基地“南科宅院”,并约请当地乡民们一同参加。
“我期望能和乡民们一同感触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品美食、赏风俗、看扮演中,过一个热烈、吉祥、喜庆又地道的中国年。”彭南科说。
孩子们嬉笑打闹,一瞬间跑去剪纸、打糍粑、吃臭豆腐,一瞬间又被抖空竹、踩高跷、肩上芭蕾所招引;年轻人摄影“打卡”,饶有兴致地向书法家请教笔法,有的还亲身上手挥毫泼墨;老人们手捧一杯热茶,不紧不慢地在宅院里闲逛、闲谈……
“曾经,咱们的年便是从炸爆米花的那声‘嘭’中开端的。”从近邻五丰村赶来的周正其站在爆米花摊前,久久不肯离去。本年61岁的他说,这种现在已很难见到的旧式手摇爆米花机,让他觉得分外亲热。儿时每到春节,他都会和伙伴一同,将爆米花师傅团团围住,然后捂住耳朵,等候香脆的爆米花出炉。
“嘭!”一声巨响,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香气。人们蜂拥而至,捡起一粒粒爆米花,热烈极了。
炸油粑粑的货摊前,小朋友们眼巴巴、抻着脖子满心期待着。这是土家族大众逢年过节都会制造的特色小吃。热油宣布 “滋滋” 的动静,油粑粑在油锅里翻滚,逐步变得金黄酥脆。
胡梅和她4岁的儿子刻不容缓地品味着。“咱们从40公里外的市区特地赶来,期望借这个时机好好感触民间传统文化。”胡梅说,这种地道的乡土年味儿,一定会成为儿子的美好回忆。
在湖南的许多地方,长龙宴是最为盛大的待客礼俗。八方客至,各家纷繁搬出长桌,将收藏的米酒、腌肉、腌鱼逐个端上桌,拼菜成席,招待客人。席间,主客且歌且饮,其乐融融。
腊肉、腊肠、肉丸汤、羊肉炖萝卜……厨师们熟练地架锅起火、露天烹炒,手中的锅铲上下翻飞,大锅里的汤汁咕噜咕噜冒着泡。
不一瞬间,一道道美食连续上桌,蒸发的热气裹挟着诱人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1000多位乡民分批次在长龙宴上,纵情品味着辣香鲜美的湘菜。
79岁的刘友明慨叹,随年代的开展,一些传统习俗曾一度被人们淡忘。“好在我们现在逐步注重传统,许多俗和了解的场景又回来了,热热烈闹的,多好啊!”
“风俗与美食里的‘烟火气’,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动照射,也是回忆深处‘年’的滋味。”彭南科说,期望这份年味儿,在韶光长河中永不散失,年年岁岁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