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众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厂综合车间,村民们将西红柿酱打包装箱。
对竹镇打造“一队一院”香菇种植特色帮扶小院;永安镇全力发展庭院经济蔬菜棚;僧念镇通过庭院经济发展西红柿种植,并探索合作社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西红柿加工厂延伸产业链……
近年来,汾西县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农户为基本单元,以院落为经营场所,以庭院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为核心,坚持示范先行、以点连线、以点带面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实现“小庭院”与“大市场”有效对接,让庭院经济的“方寸地”变为农民的“致富园”。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汾西县对竹镇王堤村脱贫监测户马瑞生家的院中,只见一座黑色遮阳网包裹的香菇大棚伫立在院中,旁边的鸡笼里养着的10只大红公鸡不时传来鸡鸣声,紧挨着的菜园里种满了白菜、黄瓜、豆角等蔬菜。院中曾经的旱厕已经变成了如今的冲水厕所,居住的房屋外立面被修葺一新,整个小院干净、卫生、整洁,充满了勃勃生机。
马瑞生因下肢瘫痪在家卧床已有20余年,妻子不离不弃守在身边照顾他,一直无法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如今这种局面得到一定效果改变。马瑞生乐呵呵地说:“今年6月,在镇政府、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给我家建起了这座面积90平方米、上架菌棒2500棒的香菇大棚。香菇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管理方便,目前已经收获了3茬,如果气温适宜的线茬。现在湿香菇收购价在每斤6元左右,我们自己晾干香菇后由企业统一收购,日子慢慢地越过越好。”看着自家的香菇收获了一茬又一茬,马瑞生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为激发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的动力,对竹镇因地制宜打造“一队一院”,积极引导村民把庭院利用起来,发展庭院种植、庭院养殖经济。尤其是全力发展“帮扶小院”,扶持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利用自家户院进行香菇种植、蔬菜种植、养鸡等,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把群众的小庭院变成增收致富的新产业。同时扎实开展厕改、煤改电、庭院美化等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像马瑞生家这样把“方寸闲地”变成“增收宝地”的“帮扶小院”,在全镇共有10户,其中1户为监测户,9户为脱贫户。
对竹镇副镇长郭伟华介绍:“建一个香菇大棚需要两万元,为缓解农户建棚的金钱上的压力,我们镇创新推出‘541’建棚机制,50%资金由镇政府统筹,40%资金由帮扶单位帮扶,10%资金由农户自筹,在连续种植香菇三年后,大棚所有权归农户所有,可以有效引导他们持续增收。”
山西众拓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贵虎从事食用菌技术管理、栽培已有16年之久,是一名资深的“菌专家”。今年,一直心系家乡的他被汾西县返乡创业的好政策吸引,便毅然返回家乡创业。他介绍:“从建棚到种植四个多月时间,我们公司为对竹镇香菇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技术、销售支持,香菇的品质和产量都超出我们的预期。目前,10家香菇种植户共生产鲜菇18000余斤,晾晒干菇2000余斤,实现总产值8万余元。”
为了解决香菇种植的管理和销售难题,对竹镇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山西众拓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与农户携手,实行统一建棚、统一上棒、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四统一机制”,切实为农户顺利对接市场、实现稳定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马大叔,最近身体怎么样呀?家里有什么要帮忙的?”为帮助马瑞生家发展庭院经济,中国人民银行临汾市中心支行驻王堤村“”兼工作队长葛亮每周都会来到他家,一边嘘寒问暖了解家里的近况,一边帮忙管理香菇、采摘蔬菜、打扫庭院卫生,并负责给农产品找销路。为了更好地帮助脱贫户、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对竹镇把帮扶工作责任到人、细化到事,在农户院落改造一间住房建设“帮扶工作室”,每周定期上门服务,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为农产品找市场,帮他们在“小庭院”里实现“大增收”。
对竹镇党委书记高振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西河村香菇种植项目建设,新建45座菇棚以及冷藏保鲜库、烘干房等配套设施。通过全力发展绿色食用菌产业,引领带动全镇更多农户利用庭院种植香菇,以特色产业‘钥匙’解锁经济发展‘密码’,为乡村振兴凝聚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水。”
秋日的汾西县永安镇涧底村,从山梁高处望去,不仅有漫山遍野的太阳能光伏电板似铠甲一般覆盖在山坡上,还有蓝色的庭院蔬菜春秋棚遍布全村,格外引人注目。
走进村民亢保娥家院中的蔬菜棚,一股融融暖意扑面而来,只见这座大棚内绿意盎然,一排排蔬菜水果整齐排列,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西葫芦、豆角、白菜、辣椒及葡萄等。大棚内的温度计显示,棚内温度高达28度,远超棚外温度,众多蔬果长势旺盛。
“今年,在村里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我家在院中建起了庭院蔬菜春秋棚,既能保证充足的阳光,又能有很大效果预防大风冰雹以及病虫害,使蔬菜处在适合的生长环境中,品质和产量都有保障。”亢保娥高兴地说,“我们村离汾西县城很近,采摘后的新鲜蔬菜、水果都卖给了县城里的蔬菜店,由于品质好,很受顾客欢迎。”
近年来,涧底村依托“城区周边村”的区位优势,认真学习先进地区发展蔬菜产业的种植经验,动员村委成员和致富带头人成立涧底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3600平方米的蔬菜种植基地,帮扶单位又帮助村里建起了一个2100平方米的蔬菜连栋大棚,全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带动村里的脱贫户就地、就近务工增收。
涧底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忠林和记者说:“今年,在驻村帮扶单位临汾市税务局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村全力发展庭院经济,持续壮大蔬菜特色产业,利用农户院落空地、房前屋后等闲置空间,在全村建设了28座庭院蔬菜春秋棚,并灵活运用农户自销、合作社统销、帮扶单位兜底帮销三种方式,完全解决蔬菜销路问题,预计今年每户可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大家不出村就把钱赚了。”
涧底村建设的庭院蔬菜春秋棚占地面积60平方米,基本为“6×10米”和“7.5×8米”两种规格,每座大棚需要投资4200元,其中帮扶单位临汾市税务局投资80%大多数都用在购置材料,农户自身只需投资20%用于安装大棚,绝大部分农户没有雇人安装大棚,而是自己动手安装,相当于没有花一分钱就免费建起了蔬菜大棚。
谈起自家的大棚,村民王喜林喜上眉梢:“有了蔬菜大棚后,村里还免费给提供了优质菜苗,只要咱老百姓把握好时间,一年最少能种植两季蔬菜,可以收入4000多元。”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户每年除了人工投入外,仅需在地膜、化肥等方面支出600元左右,涧底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会统一提供种子及秧苗。
发展蔬菜大棚,科学种植是关键。临汾市税务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王旭平介绍:“我们邀请市农业局专家专门过来指导,专家根据这里的土壤、天气特征情况和季节特点,指导村里如何合理的安排蔬菜、水果的种植时间。明年开始,我们将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从两季收获到三季收获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农民的收入。”
下一步,临汾市税务局还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在明年帮助涧底村建设26座庭院蔬菜春秋棚,壮大村里的庭院经济。同时,该村还将充分的发挥涧底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龙头引领作用,在全村庭院蔬菜大棚实行“统一育苗供苗、统一施肥杀虫、统一技术指导”的发展模式,促进全村蔬菜产业逐步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做强做优蔬菜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这些天,在位于僧念镇涧子里村的山西众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厂,村民们正忙着将刚刚产出的瓶装西红柿酱打包装入礼盒,很快这一些产品将销往各地。
山西众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今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合作组织。合作社借全县庭院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东风,由村“两委”牵头,在帮扶单位临汾市卫健委及驻村工作队的全力支持下,组织27名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入股,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农产品加工厂,标准化厂房、综合功能室、储藏冷库一应俱全,预计可年产西红柿酱、辣椒酱、牛肉酱等酱类产品10余万瓶,全年产值达60余万元,年创收15万元。
涧子里村党支部书记张红兵表示:“我们村借全县庭院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东风,深入探索‘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农产品加工厂,以农户自家种植的西红柿为原料,利用传统工艺加工制作成西红柿酱,不仅方便村民就业,还可以有效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庭院种植。”
自从村里建起了农产品加工厂,可把当地村民乐坏了。“今年我家院子里种了400苗西红柿,西红柿长得挺好,我把西红柿都卖给了村里的加工厂,一斤能卖一块五。我见厂子离家近,就报名去厂里干活,既能打一份工增加收入,又能兼顾家里的大小事,还不可能会落下农活,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村民刘贯生说。山西众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吸纳村里剩余劳动力20余人,带动他们每人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山西众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红伟介绍:“我们的西红柿酱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采用高温灭菌、真空灌装等工艺,保质期可达一年之久。”为了给消费的人提供安全、健康、美味的农产品加工制品,该合作社与35户庭院经济农户签订种植、养殖和收购协议,确保原材料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同时,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合作社与农户双赢。“优质西红柿加上先进的半自动化设备与人工相结合的制作流程与工艺,不仅保证了西红柿酱的品质,也很快打开了市场销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线下超市等多种渠道销售。
“我们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驻村工作队的重点任务,牵头成立爱心助农小组,将于今年建成17个庭院蔬菜春秋棚,并依托山西众心农产品专业合作,就近就地消化农产品。同时,我们帮扶单位已经与我市多家机构签订了农副产品销售协议,进一步打开西红柿酱、辣椒酱、蜂蜜、牛羊肉等农副产品销路,激活庭院‘微经济’。”涧子里村“”苗伟强说,“我们还持续开展了爱心助农消费帮扶系列活动,组织村干部、志愿者和驻村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家中收购农副产品等,在帮扶单位设立爱心助农产品专柜进行销售。截至目前,已经帮助村民销售16万余元的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制品,实现了‘农户增收有路、群众满足需求’的双赢目标。”
合作社和庭院经济互相助力、一起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让张红兵对未来满怀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合作共赢,一起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宗旨,秉承从‘农田到餐桌,质量始终如一’的经营理念,全力发展庭院经济,扩大西红柿种植规模,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形成产品有销路、订货有渠道、经营成体系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为涧子里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