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说到我国古都,人们会想到两个城市:西安、洛阳,这是“六大古都”中最陈旧的两个。
尤其是西安,古称“长安”,是西汉、唐代等茂盛一致王朝的国都。宋朝之后,西安尽管不再是国都,但一直是全国性大都市。
本文要展示的,不是古代长安,而是晚清民国时期,西安普通百姓的日常日子,到底是啥姿态呢?
与上海、广州、青岛这些滨海城市不同,西安因为地处我国内陆的西部,底子看不到高楼大厦,其时的最高修建仍是古代大雁塔。
那个时代,还没有大型工业化工厂,大多仍是小作坊,照片中是染坊的一名工人。
大雁塔邻近,有一座古戏台。其时的西安人,看不到电影电视,经常来这儿看戏、听秦腔。
那个时代的街头剪发师傅,其实跟80时代没有过大不同,仅仅卫生状况差一些。
与其他北方城市相同,“旧社会”的西安没有高楼大厦,只要一两层高的平房,大街仍是泥土路。
西安钟楼邻近的大街,连个水泥路、柏油路都没有。没有轿车,只要马车、驴车和人力车。
那个时代,大多数当地还没有通电,所以也就没有碾米机了,人们仍旧还在运用石磨碾米。
以上,便是清末民初时期,“旧社会”的西安城市面貌。尽管看上去有些落后,但仍然给人一种民风淳朴的感觉,这便是从前的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