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小麦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双喜(左)和宁夏穗丰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晓利交流小麦新品种推广情况。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立春过后,随气温逐渐回升,正是春耕备耕最佳时机。我区各地陆续掀起春耕备耕热潮。银川平原腹地,宁夏金灵州种业有限公司实验室里,育种专家俯身观察麦苗性状;贺兰山下,北斗导航的智慧农机正画出笔直的耕作线……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春播在即,记者走进自治区种业重点企业,实地采访企业负责人、良种培育专家,一探种子储备、选育、推广及应用情况。
“春耕备耕保供良种,公司今年繁育储备小麦良种150万公斤,玉米、水稻、大豆良种分别为60多万公斤、200多万公斤、20万公斤。”2月16日,宁夏穗丰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晓利介绍。
“这是我们公司近年来连续推广的优新品种。”在该公司种子检验室,任晓利指着靠墙码放的十几种新优品种样品说,“宁春62号”小麦品种是2022年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转化的新优品种,它的最大优点是早熟高产能复种,小麦能早熟四五天,再复种油料作物、青贮玉米及秋菜等,相比以前只能种一季的品种,经济效益高,很受农民欢迎,目前已售出50万公斤。
采访中,任晓利的电话不时响起,他和记者说,公司的微信工作群有四五百位客户,从年前到春节后,每天预约订购种子的订单不断,公司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区内自营配送、区外物流发运,目前已销售各类种子300万公斤。
宁夏穗丰种业是一家专门干稻麦良种繁育、农作物种子销售、蔬菜制种、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讨研究、新品种试验选育、新技术示范推广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公司+家庭农场+基地+农户”模式,其经营的种子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还与区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提升了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拥有水稻、大豆、辣椒等多个自有(自主)品种,年生产各类种子385万公斤左右,直接帮助农民增收1.8亿元。
当天,记者正常采访了在平罗县调研良种推广的自治区小麦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喜。他和记者说,近几年,该院在作物新品种培育方面成果显著,涵盖了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多种作物。以小麦为例,有“宁春55号”“宁春58号”“宁春62号”“宁春63号”“宁3015号”等多个小麦优新品种,能够完全满足全区引黄灌区“一年两熟”的需求。从去年开始,该院小麦育种团队与区内种子公司、种业公司、种植大户、农户等,通过一站式推广模式,大大加快了小麦新品种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张双喜说:“今年,我们小麦新品种的种子量达到全区春小麦总种子量的40%以上,在满足宁夏灌区25万亩以上种植规模的同时,还为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春麦区提供种源。‘宁春’系列近年频频‘出圈’,慢慢的变成了我区小麦品种的亮丽名片。”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据测算,今年春耕备耕全区用种总需求约16095万公斤。截至目前,全区已储备各类农作物种子、种薯等17730万公斤,同比增加1637.5万公斤。总体看,全区主要农作物种子储量充足,品种品质优化,价格平稳,能够很好的满足生产用种需求,部分品种还实现了外销。
“现在库存实时更新,每天入库50多吨,出库40多吨,进货渠道畅通,你看这一个数字还在往上涨。”2月20日,在石嘴山市惠农区供销合作社仓库里,叉车穿梭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负责人杜继东指着仓库内的化肥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区春播期间化肥需求13.2万吨,储备量达到14.87万吨;农药储备635吨,超出需求量35吨。
当天,在银川市西北农资城,宁夏绿康宏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淑芳刚送走一车重达34吨的尿素,“去年12月就开始备货,进入春耕备耕阶段,每天发车量都有所增加,但价格反而稳中有降,像尿素,每吨还便宜了不少。”
农资备货充足的背后,是多方联动的结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根据每个县(区)每小时更新储备数据,对接近警戒线的地区立即启动跨区调运。自治区供销合作社提早部署,全系统积极行动为农资保供稳价、春耕备耕保驾护航,2024至2025年度,全区供销系统承担化肥淡季商业储备17万吨。截至目前,已累计储备各类化肥17.64万吨,完成承储任务的104%,调运工作仍在进行中。
“往年这时候最怕买不到好种子,今年供销社直接把良种送到地头,微信群里‘吼’一嗓子,农资就送到家。”在贺兰县金贵镇,蹲在田间查看墒情的种植户陈龙打趣地说。
“现在每批货都要扫‘农资追溯码’,农户扫码就能看到检测报告,我们卖得安心,消费者买得更放心。”永宁县望洪镇的农资经销店老板杨秀琴说。
保障农资不仅要量足,更要质优价稳。今年以来,我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供销等部门加大对制售假劣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哄抬种子、化肥、农药价格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确保农资供应质量放心可靠、价格稳定,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2月19日,积雪未消的田垄间已响起农机的轰鸣声。在灵武市郝家桥镇吴家湖村千亩农田里,农机手金帆调试着新购置的拖拉机,拖拉机驾驶室内装载的北斗导航屏幕上,一道道笔直的蓝色轨迹线将土地划分为精密网格。“往年靠经验画线,线歪了影响产量,现在导航误差不超过2厘米,一天能播300亩小麦,顶过去3台拖拉机。”他轻点屏幕,“铁牛”就沿着规划路线自动行进,翻起的黑土如波浪般在身后舒展。
这份“科技春耕”的底气,来自于我区农机化转型的加速布局。今年全区预计投入12.74万台(套)农业机械,其中1.2万台拖拉机搭载北斗导航,3455台高性能播种机蓄势待发。
宁夏万众农业机械化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健带着记者走进农机库:4台装配深松铲的拖拉机锃亮如新,每台机械上都印有“国家补贴机具”字样。“这款配套齐全的进口拖拉机原价100多万元,国家补贴了15万元,还有农技专家上门调试。”王健轻抚播种机的精量排种器说,农业讲究精耕细作,智能化农机设备的应用恰恰符合了这一点,今年他们的农机全换上了“智能芯”,将更好地服务3.4万亩土地的耕种。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全区提前下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2.2亿元,支持22个大类44个小类110个品目农机购置,对北斗导航、高性能播种机等重点设备实行“优机优补”。农机迭代的背后,是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
在银川西北农资城,经销商马小娟的台账显示:开春以来,已售出加装辅助驾驶系统拖拉机67台。“以前农户看重价格,现在随着补贴名录的增加,大家都开始围着技术人员问卫星定位精度。”马小娟一边说一边打开微信向记者展示,“瞧,这些客户都是预约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的。”
导航播种把行距从20厘米缩减到15厘米,每亩能多种3万株,配合我们新育的抗寒麦种,出苗率预计提高15%……这场农机掀起的效率革命正在重塑春耕图景。在宁夏绿先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农机监管大屏上,600多条农机作业轨迹实时闪烁,技术主管尹秀玲指着一条跨越三县的曲线解释:“这台智能拖拉机刚完成灵武市作业,正驰援永宁县,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大家可以预测农机需求热点,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春耕作业高效有序进行。”据统计,全区已保养农机9928台,储备配件5.85万件,确保“铁牛”随时下田。
“靠经验种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靠技术才能做到精耕细作。”平罗县姚伏镇沙渠村种植大户陈鹏感慨道。去年,他在农技中心指导下尝试小麦单产提升示范区集成技术,从品种选择到水肥一体化管理,每个环节都有专家手把手指导。原本亩产400公斤的麦田,去年突破了500公斤。“技术员每周来田里‘打卡’,连病虫害防治都用上了智能监测设备,咱心里踏实。”陈鹏说。
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今年全区发布了54个粮油作物主导品种、20项主推技术及4项绿色技术模式,并通过5个自治区春耕备耕生产指导组,将技术服务细化到种子、农机、植保等全链条。贺兰县金贵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贺兰介绍,仅开年到现在,全镇已开展田间技术培训十余场,覆盖农户近千人次。“过去农民怕专家讲课听不懂,现在专家直接在地头示范,效果立竿见影。”贺兰说。
如今,技术推广与服务已不仅仅靠外来专家,本土“田秀才”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灵武市郝家桥镇郝家桥村,当地“土专家”王健为农户调试新购置的农机。每年到春耕备耕时,王健都穿梭在大田里,为当地农户指导农机使用以及农机具维修。去年,王健自主发明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除草机,可以在不伤害作物本身的情况下将杂草消灭。这种“导师帮带”模式,让“土专家”与科班出身的农技人员形成互补。正如贺兰所言:“农民更信服身边人的成功案例,技术落地才能事半功倍。”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自治区农技总站相关负责人说,从“靠天吃饭”到“看数种田”,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协同”,我区正以技术为笔,在田野间书写“藏粮于技”新篇章。
春播在即,年前覆盖宁夏全境的降雪对即将开始的春小麦播种有无影响?何时是适宜播种期?播种有哪些高效的农机农艺措施?2月16日,记者正常采访了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小麦栽培专家沈强云。
在平罗县姚伏镇姚伏村,早春午后的气温仍在零摄氏度以下,沈强云和相关专家蹲在一片耱过的、即将春播的小麦地块,边察看土壤湿度、墒情边说:“年前降雪对春小麦播种影响较小,但因为降雪量大、降雪范围也大,因此气温回升较慢,到2月26日前后,平均气温才可以做到0℃,因此,今年小麦适播期在2月26日前后。”
沈强云表示,生产上,小麦播种需注意:低洼地和稻茬田,要防止土壤化冻返潮,应提早3天到5天顶凌浅耙散墒,适墒播种;高田、常年旱田,注意打耱保墒,把水分留在田里,才能有利于培育壮苗高产。小麦新型播种机有圆盘式开沟器,通过性好;有基种肥、种子同播的播种机,能做到种肥同播,而且种肥分离,避免了肥料烧苗,可节省小麦种植成本。
沈强云建议,为确保播种质量,小麦要“适时、适墒、适量、适深”播种。春小麦顶凌播种,早播较晚播增产效果明显;机械化种植速度快,耕整耙耱地机械种类多,可完全做到顶凌散墒、适墒播种。在高效农机农艺生产上,推广春小麦精播精种技术,亩播种量在22.5公斤左右,播种深度2.5厘米至3.5厘米,有利于培育小麦壮苗。
此外,沈强云说,春小麦播种后需根据田间墒情打耱。银北低洼地播种后土壤返潮过湿,需经适当凉墒,待地表土发白时再打耱保墒。高田和常年旱田播种后需及时打耱保墒。总之,春播最重要,其间,通过多方面注意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是小麦获得高产的关键。(记者 马越 李昊斌 文/图)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